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邏輯思考與規畫 把所有夢想都變可行!

原載於《經理人月刊》2007年12月「日文商業好書」單元




★ 日文原書名:世界一やさしい問題解決の授業――自分で考え、行動する力が身につく
★作者:渡邊健介
★ 出版社:Diamond社
★ISBN-10: 4478000492
★出版年月:2007年6月



  中高階經理人最常面對的問題之一,不外乎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計畫與執行的落差」;不過,當我們卸下工作的負擔,回到家中得以稍歇時,難得面對自己,會發現其時自己不過就是個小孩。甚至面對工作與家庭諸多課題,經常徬徨不知所措。藉由邏輯思考,找對方向,做對的事情,讓力氣用對地方,將能更有自信的面對世界。擁有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能擺脫無視他人情感的「冷冷理論派」,也絕對不會是「個人主義派」,甚至很自我的「歐美獨大派」,生活也能更聚焦,為了長遠的目標而努力。

想想看,你的人生從幾歲開始?
  《世界上最簡單的一堂問題解決課》作者渡邊健介認為,人生從能夠「獨立思考、付諸行動、解決問題」開始。渡邊健介大學時代在美國耶魯大學專攻經濟學,22歲那年,他有機會接觸美國最大商業顧問公司麥肯錫所運用的方法論,年輕的他不免想:「如果我能夠早一點知道就好了。」
  畢業後,他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Company),並進入哈佛商學院深造,後來創辦顧問公司擔任社長迄今。
  渡邊健介在名校求學、在曾在畢業生最渴望進入的顧問公司工作,有一天,當他在機場巧遇老同學,分享彼此對職場與教育的觀點。因而有這本以圖解為主的管理書籍誕生。這本書原本是給青少年的邏輯思考圖解書,但是因為內容淺顯易懂,所以吸引許多初為經理人的管理者閱讀,進而從閱讀中輕鬆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從發現問題、找到問題點,進而訂定目標、付諸行動、改變自己。
  
  作者以深入淺出方式傳達貼近生活的個人管理學,建立良好思考習慣,做好自我管理,最終實踐夢想。本書充滿理想卻又腳踏實地的作法,獲得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報導,本書出版6個月之後,仍高居日本亞馬遜排行榜前30名,是今年日本書市中的長銷書。
  本書共分三章,第一章說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者的人格特質。第二章以樂團如何吸引更多聽眾為例,介紹解決問題的流程與運作方法。第三章以必須想辦法買電腦的青少年為例,進一步介紹如何設定具體目標並以行動力達成。

遠大夢想從無數個小目標累積而成
  懂得「獨立思考、付諸行動、解決問題」的人,必定有非常具體的目標。而在達成一個遠大的夢想之前,必須先達成中期與短期的目標。
  這裡以一位希望長大後當一名動畫電影導演的國小五年級生友翔為例,他在大螢幕看過《衝浪季節》之後,發現動畫電影與自己喜歡畫畫又愛講故事的興趣吻合,他立志要成為動畫電影導演。因此,他發現自己需要功能強大的電腦練習技巧,於是開始想:「買電腦不可能靠媽咪,如果以每個月可從零用錢存下1,000元、幫鄰居劉婆婆蹓狗每周有100元,現在的存款只有1萬2千6百元。」友翔認為,最好利用升六年級的暑假開始實現夢想,半年後的他,是否可能買下價值36,000元新上牌專業電腦呢?

  為了成為動畫電影導演,友翔體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購買電腦」開始跨出人生的第一步,方法如下;

STEP1設定目標
STEP2釐清目標與現實的差距
STEP3假設
     3A篩選出可能的選擇
     3B刪除錯誤選項成立假設
STEP4檢驗假設是否正確、是否可行
     4A依假設收集情報
     4B分析資料並驗證
STEP5付諸實行,非同小可

STEP1設定目標
  目標內容要具體,包括「什麼」、「多少錢」、「何時」、「如何達成」,目標千萬不可模糊。
錯誤示範Bad! 「想要買電腦。」

正確示範Good! 「如何在半年內以36,000元買新上牌專業級電腦。不能借錢,只能靠儲蓄達成目標。」

STEP2釐清目標與現實的差距
【現狀分析】
預計半年後以存款購買電腦,差距為15,000元。
目前的存款:12,600元
半年後存下的零用錢:1,000元X6=6,000元
半年後代人蹓狗的收入:100元X(4x6)=2,400元
半年後存款:21,000元
半年後想購買3萬6000元的電腦,還差1萬5000元

STEP3假設
3A篩選出可能的選擇
  設定半年後靠存款購買36,000元電腦的友翔,清楚自己離目標還差15,000元。他想了幾個對策:
  ‧ 等媽咪買給我
  ‧ 中樂透
  ‧ 少喝飲料、少買火車模型與電玩軟體
  ‧ 增加存款
  
  友翔才10歲,缺乏人生經驗,暫時想不出太多方法。如果是別的小朋友,想到15,000元是很大的數字,可能就會放棄。不過,友翔想到老師教過的思考法,他嘗試用樹狀圖解找出更多的可能性。

「建立假設」的樹狀圖分析-以友翔的課題「如何增加收入」為例

  友翔將目標分為「開源」與「節流」兩大項,開源不外乎自己賺或別人給,節流則依自己平日花費歸納為幾類。每一個細項都包括了「誰」、「怎麼做」、「具體內容」與「其他」。請注意,達成目標之前還有很多可能,此時的樹狀圖不可能是完整的。

3B刪除錯誤選項成立假設
  因此,選項必須合乎自我價值觀與現況;以友翔來說,無法向親友開口要錢的他,下定決心靠自己存錢。不過,學校功課很重要,不可能花太多時間打工賺錢,只能改變工作內容尋找更高薪資。依實際狀況將不可能的任務逐一刪去,消去之後,就能得到以下的結果。

【友翔的假設圖】
  為何上述結果並非解決對策,只能稱作假設?在這個時間點,尚無法確定計劃是否正確。也就是說,必須收集情報進行調查。有了正確情報再修正假設的條件,才能規劃出達成目標的捷徑。

STEP4檢驗假設是否正確、是否可行
4A依假設收集情報
  接著驗證假設是否正確;省下買模型或電玩等娛樂費真的有幫助嗎?友翔利用「課題分析表」整理近三個月購買的物品,發覺自己的確在娛樂方面花了不少錢。

【課題分析表】


4B分析資料並驗證
  收集足夠資料進入分析作業,最後整理成圖表找出情報的意義;為了確認假設,必須檢驗如下:

分析① 每月可能減少的支出
  計算前三個月支出項目,依個人習慣分為可忍耐不買的模型與電玩,無法忍耐不買的運動飲  料等。整理舊有模型也是樂趣,到朋友家玩電玩,再計算可確實省下的金額。

分析② 賣掉火車模型與電玩軟體可以得到多少錢
  透過網路社群結交的同好找到買家,雙方皆大歡喜。

分析③ 那一種工作可以提高收入
  友翔問過朋友後發現,柔柔幫爸爸洗車80元,宜宜幫媽媽洗碗得20元。看來,自己的代客蹓狗的收入算是不錯。他詢問大樓管理員代為詢問是否有鄰居需要幫忙蹓狗,因此新增兩個代客蹓狗的打工機會。

釐清目標與現實的差距(調整後的最終決定版)
調整支出並賣掉部份火車模型與電玩軟體,同時溜三隻狗,半年後即可買電腦。

【計畫實踐與目標進程】


付諸實行、非同小可
  「擬定好的計劃」一定要「確實執行」,最後,確認自己的初衷、為自己加油打氣。記得隨時檢驗進度,找出遞補方案。很難?做不到?打從一開始就靠自己思考、決定、行動,然後有了結果,這是多麼痛快的事啊。最重要的,你和友翔都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與行動力,這是人生當中寶貴的資產,將創造好的循環。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Ive read this topic for some blogs. But I think this is more informative.

SHO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