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吃進一頭大象】前言3-3

咖哩篇:
咖哩發源於印度這個古老的帝國,當地氣候炎熱適合辛香料的生長,人口眾多牲畜珍貴的前題下,每個人能夠分得的糧食,尤其是蛋白質部份稀少,加上辛香料有助於保存食物,無怪乎需要藉咖哩來滿足口腹之欲,並創造飲食的美感。
  有人說泰國文化之母為大中華,文化之父為大印度,儘管泰國從未稱大,倒是懂得利用已知的咖哩知識,加進常用的香草與外來的辣椒,讓咖哩除了印象中的黃咖哩之外,還產生泰國專屬的綠咖哩與紅咖哩,歷代宮廷御廚與各家廚娘們都有私藏的咖哩配方呢。

泰式餐桌必備四大調味聖品:
  辣椒醋、魚露、辣椒粉與白砂糖,缺少這四味怎能成就泰滋味呢?有了這四味,就可以擺平口味輕重不一的人,有了這四味,彷彿所有的菜色都有了那麼一點熱帶情調了。
  辣椒醋製作法;水與白砂糖以11比例煮化,放涼後加入同等份量的白醋,丟入適量的大蒜與辣椒,增點魚露的鹹味,置於冰箱中保存。食用前過濾雜質,丟進幾條洗淨且拭乾的辣椒,加入醬汁中繼續熟成。

一口吃進泰滋味
一口吃進泰滋味前,以下的問題或許有助讀者看著美食圖片垂涎之際,不要忘了作者希望您吃到美食,更吃出文化精髓呢;
‧身居美食天堂的你我,為何對用餐時差一小時的泰國念念不忘?
‧中華料理博大精深,練就子民們的嘴又刁又饞,卻對成型不足千年的泰國料理稱手叫好?
‧既然泰國料理可做為世界美食指標,為何許多菜色吃來是既熟悉又無法歸類?
‧泰國料理遍及五湖四海,為何吃泰國料理竟成為各大都會的時髦象徵?

  接來有更多更詳實的泰滋味,希冀滿足您的口腹之欲,更滋潤對泰國風情的思念之湖。
 
text and photo by ingrid liao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