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

詩人的腳印─英國湖區紀行


※原載於長榮航空機上雜誌《Verve》2003年7月號
file from the Wikimedia Commons

  位於英格蘭北部的湖區是英國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十六個大小冰河湖如珍珠般散落大地,霧氣飄渺中可瞥見一百八十座不見盤踞之氣的山峰,牛羊穿越小徑時的鈴鐺聲迴蕩在清新空氣中,令人不禁讚嘆:原來田園風光就是如此。

  今天,我來到湖區;暖陽照耀下空氣顯得特別潔淨,呼吸的肺也覺得溫暖起來,眼前的紫杉樹排列成行,安靜的歡迎著我。我追隨詩人華茲華斯的腳印來到湖區,想要知道英國浪漫派詩歌奠基者的謬斯,究竟是何種面貌。儘管詩人大部份的歲月在湖區的水天一色中度過,他也曾為了追尋理想,表達對法國大革命的熱情而遠離家鄉,這番奔波啟動他對家鄉的牽絆;

我曾在陌生人中作客,
在那遙遠的海外;
英格蘭!那時,我才懂得我對你多麼熱愛。

終於過去了,那憂傷夢境!
我再不離開你遠遊;
我心中對你的眷戀之情
好像越來越深厚。

在你的山嶽中,我才獲得
稱心如意的安恬;
我心愛的人兒搖著紡車,
坐在英國的爐邊。
(註:楊德豫先生譯)

  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奠基者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出生於湖區北部,幾經搬遷仍不脫湖區範圍。詩人生平坎坷,幼即失怙失牯,在親戚家中寄養,每天上下學得走上好幾英里的路。儘管浪漫主義詩人如雪萊等人,莫不選擇漫遊飄泊,他們的旅行工具卻是騎馬或乘車,不像華茲華斯一生都在走路。華茲華斯天天步行,飽覽湖光山色之餘,隨時以紙筆紀錄自己的心得。

  根據華茲華斯友人文評家迪昆西(Thomas de Quincey,1785-1859)的估算,他的一生約走了175,000~180,000英里。走著走著,詩人以詩為文寫作了「北英格蘭湖區指南(A Guide through the District of the Lake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一書,乃是暢遊湖區山峰的經典。

  就地理位置而言,坎伯恩山脈(Cumbrian Mountains)將湖區劃分為三大區塊,這番萬年前的冰河地質變動,造就人力所無法比擬的鬼斧神工。北以凱茲維克(Keswick)南以溫德米爾(Windermere)為門戶,基本上皆有公路連接。除了多面貌的風景畫片,當地的氣候也是多變難預測。

  今天,我來到湖區;旅遊指南告訴我,無論健行、搭船或者駕車,皆是認識湖區─也就是華茲華斯庭園的好方法;

  由倫敦發出的火車再轉湖區線而以溫德米爾為終點站,可以在此處蒐羅個人偏好的旅遊資訊。到處可以看見日文標示,相信您心中有了底:此處是觀光客必遊之地,資料顯示每年有一千八百萬人次造訪湖區呢。十八世紀後,為著健康的緣故,都會人士逐漸往鄉間移動,終於造就湖區來客數多過放牧群的盛況。
  其中湖區最熱鬧的景點,便是溫德米爾與彼得兔故鄉波尼斯(Bowness)這兩座相依偎的小鎮。英國最大湖泊溫德米爾湖(Windermere Lake)近在咫尺,所以民宿與旅館數量相當多。我在此地遇見香港來的背包族,見他們租了單車,知道他們要將車運上船去挑戰另一處的森林。聽說波尼斯受到盛名之累,常見觀光客在二公里長的波尼斯小丘之路(Bowness-Hill Top)嘻嚷而過,無怪乎他們要另擇幽靜處一探究竟。

  我還是堅定目標,追隨詩人的步伐而去,選擇北上安伯賽得(Ambleside)。湖區山脈皆低於一千公尺,對習於機動代步的人來說,走來倒也不覺得費力。健行的路上,環顧四周的古老和緩地勢,那是幾世紀琢磨出的冰河沖蝕地形,大石聳立路旁的荒山之感,如同英國才女勃朗特在《咆嘯山莊》常提及的「fells」場景。其實,湖區峭壁正不斷提供初級攀岩訓練的機會。

  景色多變的經典步行路線上,處處顯示山與林源源不絕的活力,我真愛極了當下的空無一人。沿途看湖面上交錯而過的遊覽船,看湖畔的小村落,看連接一村又一村的山丘。回頭望走過的每一步,視野更是清楚,如同隨著時間的推衍,更能看清楚自己的過去。

  安伯賽得小鎮的餐廳與旅館標示多,茶館座無虛席,也是登山者常選擇的過夜處。這兒有一幢石塊堆砌成的雙層房屋名為安伯賽得橋屋(Ambleside-Bridge House),屋如其名是蓋在橋上,當初是為了逃避土地稅而建造,現在卻成了最能吸引來客拍照的地標。來到安伯賽得見到沿著河川節比鱗次建造的石屋,耳中似乎迴響著「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的音符。

  繼續往北追溯詩人的過去;二十九歲時華茲華搬到喀斯米爾(Grasmere),由成為紀念館的住處「鴿子小屋」(Dove Cottage)往外望就可看見湖水,詩人在此歷經作品多產、結婚與友人盛情造訪的一段黃金歲月。附近的喀斯米爾特產「薑味麵包」(Gingerbread)專門店守著1854年傳承下來的食譜,品嘗著酥脆而有嚼勁的小餅乾之際,或許受到店內氣味的影響,多少勾起隱約的鄉愁。經過了湖區北部首府凱茲維克的華茲華斯街(Wordsworth Street),最後抵達詩人的出生地卡克茅斯(Cockermouth),保留當時攝政時期風格的別墅,曾被收購做為巴士站的預定地,幸好幾經波折,成立了紀念館,現在是名符其實的華茲華斯的小屋。

  位於中心的溫德米爾湖造形細長,南北達十七公里,東西寬只有二公里,購買一日遊輪券在二十四小時內無限制搭乘,也是個好主意,只是您別忘了將早晚班次緊記在心。除了遊覽船外,也流行獨木舟、帆船、豪華遊艇與風浪板等活動。  

  由溫德米爾湖東岸的波尼斯渡船頭朝西北前進,來到具神秘感的坦浩茲湖(Tam Hows),可以下船走在綠色小徑欣賞美景。然後繞到康尼斯頓湖(Coniston Water),此處是湖區作家蘭桑(Arthur Ransome) 為青少年所寫的小說《雁子號與亞馬遜號》(Swallows and Amazons)的戲劇場景,還可見到具復古情懷的蒸汽動力船悠閒穿過。我想外國人也會因為愛上這座湖而想要了解更多故事內容,可以前往溫德米爾的蒸汽船博物館(Windermere Steamboat Centre)一探究竟。

  接著北上到供給曼徹斯特市水源的索迷爾(Thirlmere)人工湖轉一圈,再沿德文特湖(Derwent Water)東岸前進,此地是攝影師的最愛。儘情取材後,來到三大湖所包圍的北部門戶凱茲維克鎮,此處擁有十三世紀營運至今的古老市場,可來點不一樣的用餐氣氛。湖區北部風景以雄偉見常,四千多年前殘留下來的卡斯勒里格巨石陣(Caslerigg Stone Circle)更添氣魄。最後一路不停回到波尼斯渡船口,讓水光漣漪擺盪在腦海中。

  由倫敦開車出發或在維多利亞車站搭乘巴士,走M1與M6道路接繁忙的A590,可以直通溫德米爾,不過得耗上一整天的時間。湖區的各個大小城鎮都有公路相互連結,往來便利。通常建議先由溫德米爾往西南方康尼斯頓湖,迷人的環湖公路愉快的蜿蜒著,足與匹配這一次設定的旅行意境。轉多佛鎮(Torver)直接達喀斯米爾鎮,又是驚呼艷色聲不絕。

  湖區每個小鎮都有自己的特色,別忘了遠離觀光客四處鑽鑽,看看當地居民最真實的一面。最後再長驅直上凱茲維克。北上兩側高山壓入眼際之餘,草地與湖畔變成了一片綠地毯,迷人的德文特湖感覺比溫德米爾湖多了一份靜謐的秀氣。驅車再深入便抵達巴特密爾鎮(Buttermere),這兒也是登山客喜愛的山峰與攀登口。因為山徑狹小,老令人有夾在山與水如愛人炙熱眼光中的錯覺,這種境界與蘇東坡「我見青山多可愛,青山見我應如是」足堪比擬了。

  我,今天要離開湖區,只能喟嘆造物主揮灑出的不可替代,讓湖區有塵世間所有宗教所企求的精神:遺忘苦痛、找到安定、超乎肉體的愉悅感受。這一次,我不再戀戀不捨頻頻回首。拜倫曾為文批評華茲華斯,成年人竟以小鳥、花草代言人自居無異是幼稚,不過對於自然與人的互動,華茲華斯是如此認為的:

我欣慰,一路走過自然
使我不至於太早接觸
熙熙攘攘生命的畸變

(註:南方朔先生譯)

 華茲華斯生前帶上桂冠詩人的冠冕,他歌詠自然的詩卻超越了時代,湖區的群山與湖壑,永遠流瀉著浪漫詩人的千古絕唱。  

  或許,最後我們可以試著唸唸原汁原味的華茲華斯,領略他詩中跳躍的音符,正如我們現在的心情是如此愉悅:

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
A rainbow in the sky:
So was it when my life began;
So is it now I am a man;
So be it when I shall grow old,
Or let me die!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I could wish my days to be
Bound each to each by Natural piety.
(我跳躍的心乃是自然的賜予,我願意對天地保有這番虔誠的心。)

沒有留言: